首页 感悟评价 正文

“仁义之师”宋襄公的体会,宋襄公讲仁义

admin头像 admin 感悟评价 2024-08-31 22:08:22 0 12
导读:比较《曹刿论战》中的鲁庄公和宋襄公,写出对他们的评价1、鲁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理,就采纳。而宋襄公不听劝告,泥古不化。鲁庄公(前706年―前662年),姬姓,名同,为春秋诸侯鲁国第...

比较《曹刿论战》中的鲁庄公和宋襄公,写出对他们的评价

1、鲁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理,就采纳。而宋襄公不听劝告,泥古不化。鲁庄公(前706年―前662年),姬姓,名同,为春秋诸侯鲁国第十六任君主,桓公的儿子,承袭鲁桓公担任该国君主,在位32年(公元前693年-前662年)。

2、结果不同——长勺之战:以弱胜强,鲁国战胜了齐国。泓水之战:宋国败得一败涂地。原因不同——鲁庄公:目光短浅,但能知人善用。宋襄公:迂腐,伪善。

3、宋襄公没有听取公子鱼的建议,而齐桓公听取了曹刿的意见并付诸行动。都认为应抓准作战时机,先在气势上战胜别国,在给予致命一击。

愚蠢的宋襄公的大概内容

1、宋襄公回国后,不顾公子目夷的劝阻,对楚国的附庸郑国发动战争。 楚国乘虚而入,宋襄公虽然在泓水布阵,但拒绝采取不道德的战术。 泓水之战中,宋军因错失战机而惨败,宋襄公腿部受伤,幸得公子目夷救援。 宋襄公第二年因伤势过重去世,他坚持古代战争的道德原则,但时局已变。

2、宋襄公在泓水北岸排兵布阵,以逸待劳。宋襄公想要光明磊落地教训一下楚国,绝不能像对手那样,毫无仁义礼信可言,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就这样开始了。楚国后到,宋国可以等到楚军半渡的状态下发起攻击,宋国大司马公孙固也如此主张,但宋襄公反对那样做,因为太不讲道理。

3、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,就通知各国诸侯,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。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,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,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。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。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,就投降了宋国,迎接公子昭即位。这就是齐孝公。

4、写宋襄公的读后感,可以表扬他的仁义,但是,也可以说他是食古不化、虚伪道德、自讨苦吃。可以结合伟人的一句话写:“我们不是宋襄公,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。

5、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,他因推行仁义所以获得了霸主地位,但同样是因为仁义让他一败如水。有人将宋襄公的这番举动称为宋襄公式的愚蠢,这样讲究竟有没有道理呢?实际上这是一个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的问题,宋襄公推广仁义并没有错,他的失败也不能全部归结于仁义二字。

6、宋襄公是时代的人物,他能够为了捍卫心中的礼仪做出这样的举动,我觉得算得上仁义,因为他的仁义是留给自己的,愚蠢是留给别人的。宋襄公宋襄公是一位极其看重仁义的国君,而关于宋襄公的这个故事记载在《左传》当中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haoyongvr.com/post/4634.html
若非特殊说明,文章均属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原链接。

欢迎 发表评论:

退出请按Esc键